菏泽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科研团队建设与发展规划
体育与健康学院经过多年奋斗,立足体育专业发展已形成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团队、武术传承与发展研究团队、足球运动专业建设与发展团队;立足科研项目与科研成果已形成运动促进健康理论与实践科研创新团队、全民健身与体育文旅高质量发展科研创新团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科研创新团队。
(一)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团队
1、负责人:朱礼金
成员:朱礼金、刘国聪、韦娜、荣超、董红梅、刘中花、张家旭、段运朋,张旗,汪志航等,共计十人。
2、优势与特色
研究团队依托体育教育专业的优势组建,体育教育专业作为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是菏泽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设置最早、发展最为成熟的专业,也是适应国家新时代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最具有潜力的专业。团队具有多元化的人才结构、稳定的研究体系,团队成员主要为教学、训练一线教师,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加上团结、积极进取的精神,能够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为体育学院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3、发展规划与目标
(1)打造高效的研究团队:结合专业领域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完善成员结构,组建一致高效、团结协作的研究团队;建立一套完整的协作机制,强化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意识,建立相互信任和支持的关系,确保团队工作顺利进行。
(2)明确研究方向:根据研究团队成员的优势和特长,针对当前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和专业发展需要,确定研究方向,制定团队研究重点,并制定研究计划。
(3)团队发展目标:在建设期内完成厅级及以上纵向项目2项,横向20万元以上项目1项;完成高质量的论文3篇以上;高质量的著作或教材2项。
(二)武术传承与发展研究团队
1、负责人:马永通
成员:马永通、崔文学、孙浩巍、孟飞、吴建杰等,共计五人。
2、优势与特色
团队致力于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成功申报两个校级科研中心,传统武术研究中心与全民健身研究所,学校给予科研基金8万元的支持。
团队成员主持完成省厅级课题两项,市厅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5项,在SCI、CSSCI、北大核心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这些成果展示了团队在学术研究上的深度和广度。
3、发展规划与目标
3.1 建设期内取得以下科研目标
3.1.1 获得市厅级及以上课题3项。
3.1.2 发表D类以上期刊3篇以上;或出版专著1部以上。
3.1.3 承担10万元以上横向课题1项以上。
3.2 长期目标
3.2.1面向菏泽中小学开展武术进校园活动,提高团队的社会服务能力。
3.2.2成立武术文化研学基地,推动武术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足球运动专业建设与发展研究团队
1、负责人:王朝信
成员:王朝信、李延军、马培兵、刘宗伟、赵付霞、张辉梓、李敏等,共计七人。
2、优势与特色
团队成员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并在《中国体育科技》、《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文化导刊》、《数理统计与管理》、《首都体育学院学报》等体育核心期刊发表足球、校园足球研究领域的论文30余篇。这些成果体现了团队在足球运动专业学术研究上的能力。
2024年3月19日,教育部公示拟批准全国30所高校足球运动专业申报材料,其中,山东省获批3所高校,分别为曲阜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菏泽学院。开办足球运动专业是实现菏泽学院"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的具体举措,可以优化菏泽学院专业和学科结构,推进专业与产业行业紧密对接,有利于构建校地、校企人才共建共用机制,打造学校事业发展新格局。
3、发展规划与目标
聚焦2024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此,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方法,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足球运动作为新专业,应该坚持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根本,构建教育体系,推进足球运动专业高质量发展为目的,拟达成以下主要发展规划和目标:
3.1加强顶层设计,制定足球运动专业人才指导性培养方案和人才质量评价标准。
3.2理顺我国足球运动专业建设体制和机制,形成科学合理、各地专业特色突出、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格局。
3.3建立足球运动专业招生体制机制,优化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升学通道,实现学校—职业俱乐部融合协同培养机制。
3.4构建足球运动专业教学-训练-科研-竞赛-产业等一体化平台,形成校园足球足球、青训中心、职业足球俱乐部与足球运动专业一体化推进、入口出口贯通的足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升高等院校足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3.5团队发展目标:在建设期内完成省厅级及以上纵向项目2项,横向课题经费10万元以上项目1项;完成高质量的论文2篇以上;高质量的著作或教材1项。
(四)运动促进健康理论与实践科研创新团队
1负责人:张志雷
成员:张志雷,李龙飞,袁立伟、王卫红、张醒醒,等,共计五人。
2优势与特色
团队在研省级研究项目一项,已在SSCI、SCI、CSSCI、CSCD、北大核心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篇,这些成果展示了团队在学术研究上的深度和广度。
团队紧跟国家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致力于将体育活动与健康促进相结合,推动健康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团队认识到国民体质健康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致力于通过科学研究,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团队重视大学生健康体质测试的重要性,通过科学的测试方法,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
3发展规划与目标
3.1建设期内本科研团队应取得以下标志性成果:
3.1.1取得共同完成的省级以上课题或科研成果2项以上;
3.1.2在我院确定的D类以上期刊发表论文3篇以上;或出版专著1部以上;
3.1.3承担10万元以上横向课题1项以上;或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项以上;
3.2长期目标
团队与国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提升团队的国际影响力。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体育健康产业的发展。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体育健康领域人才。
(五)全民健身与体育文旅高质量发展科研创新团队
1负责人:于传文
成员:于传文、温楠楠、孙思琪、王鹏、刘雪钰、孔硕、李逸豪等,共计七人。
2优势与特色
2.1本研究团队有着明确的科学研究方向和目标。研究方向是团队持续发展的动力,使得团队成员围绕目标开展创新研究工作。本团队成员的研究方向基本围绕全民健身与体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展开,可以较好围绕研究方向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2.2本研究团队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良好的科研素养。已在SSCI/SCI发表核心论文5篇,参与发表国内外会议5次。其中在国际权威旅游类期刊《Current Issue in Toursim》发表体育旅游类文章1篇。团队成员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有着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追求。
2.3科研梯队合理,优势互补,团队成员拥有不同研究内容、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研究水平,具有交叉学科及专业的特点,成员彼此具有良好的合作能力,相互学习,求同存异,和谐共进,实现全方位的优势互补。
2.4成员之间学术平等,相互信任,合作氛围浓厚;本研究团队凝聚力强,相互尊重且弘扬团队合作精神。
2.5本研究团队具有开放的学术合作理念,强调加强团队的科研合作、学术交流,注重与企业的产学研联系,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3发展规划与目标
3.1建设期内本科研团队应取得以下标志性成果:
3.1.1取得共同完成的厅局级以上课题和科研成果2项以上;
3.1.2在我院确定的C类以上期刊发表论文3篇以上;或出版专著1部以上;
3.1.3承担20万元以上横向课题1项以上;或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项以上;
3.2通过系统培训、自主学习、核心论文发表、科研课题申报研究等多种方式实现下列目标:
3.2.1通过科研团队合作,培养一批研究型教师,使科研团队成员成为体育与健康学院教科研的积极参与者、活动者,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3.2.2通过全民健身与体文旅高质量发展这一研究方向,打造一支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的科研团队,使本研究团队成为我院能够依靠的教育科研基本力量。
3.2.3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的辐射和引领作用,以科研课题研究为载体全程参与,使学院教科研工作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不同的研究层次得到均衡、持久的发展。
3.2.4确定相对稳定的学院主攻研究方向,制定相关的工作职责及管理制度,使科研团队成员在制度的管理下,在权益的保障下,循序渐进履行职责,凝聚团队合作力量,打造具有“创新意识、时代特色、学校本色”的体育与健康学院科研文化。
(六)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科研创新团队
1、负责人:赵广高
成员:赵广高、张五洲、张方帅、侯鲁甲等,共计四人。
2、优势与特色
研究团队依托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理论和实践基础组建,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心理品质和综合素质提供指导和参考。目前,研究团队已有研究成果包括著作1部、省市级课题各1项、发表论文14篇,并在包括大创、“互联网+”、创青春、“挑战杯”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大学生进社区、“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积累。
研究团队立足体育与健康学院已有体育资源和传统文化传承优势,结合鲁西南红色资源,努力开展并深耕“红色体育”特色研究。
3、发展规划与目标
(1)打造高效的研究团队:结合研究领域和实践经验,不断完善研究团队协作机制,建成高效协作的研究团队。
(2)研究方向:根据研究团队成员的优势和特长,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理论与实践痛点、难点和前沿热点,确定研究方向,制定团队研究重点(“红色体育”),并制定研究计划。
(3)团队发展目标:在建设期内完成2项市厅级及以上纵向项目、到账资金50万元以内横向项目、2篇以上高质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