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传统武术文化进校园,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意识,2025年7月1日至5日,菏泽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师生赴菏泽市定陶区半堤镇兴隆实验学校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健康知识宣讲+红色文化传承+传统武术文化推广”为核心,通过理论讲解、互动体验、武术教学等多种形式,为乡村中小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文化盛宴。
一、健康中国进校园: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1. 科学护眼,预防近视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影响学生健康的重要问题。为此,实践团队精心准备了"防近视"专题宣讲。志愿者通过生动有趣的PPT演示、视力测试互动和护眼知识问答,向学生们讲解近视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措施。在互动环节,志愿者们带领学生练习"20-20-20"护眼法则(每20分钟看20英尺外物体20秒),并教授眼保健操的正确做法。
2. 端正体态,预防脊柱侧弯
脊柱健康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另一大关注点。志愿者结合体育健康专业知识,通过脊柱模型演示和体态评估,让学生们了解不良坐姿、背包习惯对脊柱的影响。
志愿者们对在校学生开展脊柱侧弯测试,并对每名同学的脊柱侧弯情况进行记录,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的提醒和给出正确运动处方。随后,团队带领学生进行脊柱保健操训练,通过拉伸、核心力量练习等方式增强脊柱稳定性。许多学生表示,回家后要提醒父母帮助监督自己的坐姿,养成良好习惯。




3. 培养安全意识,预防溺水危害
溺水是我国儿童的首位致死原因。据统计,全球每年因溺水死亡人数接近40万,我国每年约5.7万人死于溺水,其中未成年人占比高达95%以上。暑期是溺水高发期,野外水域(如河流、湖泊、水库)因水情复杂(如水草、淤泥、水温骤变),成为事故重灾区。
志愿者们走进菏泽市定陶区半堤镇实验学校,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宣讲,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溺水事件的严重性与危害性,从而在内心树立起防溺水的安全意识,教授同学们掌握自救与互救的技能为学生的生命安全增添一份保障。


二、赓续红色血脉:菏泽本土革命文化宣讲
菏泽市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拥有较多的红色资源。实践团队特别设计了"菏泽红色故事"专题宣讲,以冀鲁豫边区革命历史为主线,通过影像资料、英雄事迹讲解和互动问答,让红色基因浸润青少年心灵。
1. 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
志愿者以“定陶战役”“湖西革命根据地”等本土红色故事为切入点,向学生们讲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活动现场,团队还播放了关于中国共产党菏泽党支部的建设和发展历程的纪录片片段,学生们聚精会神地观看,不少人在听到革命烈士的事迹时眼眶湿润。通过此次活动在学生心中植下一颗红色的种子,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传统武术文化进校园:弘扬中华传统体育文化
武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国家文化传承战略中推广的一部分。本次活动中,菏泽学院武术专项学生带来了精彩的传统武术表演,并现场教授八段锦、太极拳和初级长拳,让乡村学生近距离感受武术魅力。
1. 武术表演震撼全场
7月3日上午,定陶区半堤镇兴隆实验学校操场上掌声雷动。菏泽学院武术队先后表演了舞狮、初级长拳、初级棍、南拳、剑术、太极拳等,刚劲有力的拳法、行云流水的太极动作,引得学生们连连喝彩。表演结束后,许多学生跃跃欲试,志愿者们将舞狮表演与学生进行互动,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对传统武术文化的兴趣。
2. 武术教学,强身健体
为了让更多学生体验武术,团队分组进行现场教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八段锦,高年级学生尝试初级长拳。志愿者们耐心示范,手把手纠正动作。八段锦动作舒缓,适合日常锻炼,能帮助大家放松肩颈、改善体态。志愿者一边示范一边讲解。






四、实践育人:师生共筑健康中国梦
本次活动得到了定陶区半堤镇兴隆实验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校长张烨表示:“大学生们的宣讲和教学既专业又有趣,孩子们不仅学到了健康知识,还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
指导老师张方帅、王卫红、吴建杰总结道:“本次活动是菏泽学院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实践,既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也为乡村教育贡献了高校力量。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推动健康知识和传统文化进校园。”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乡村学生收获了健康知识和文化熏陶,也让菏泽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的学子们在实践中提升了社会责任感和专业素养。未来,学院将继续发挥体育与健康专业优势,为“健康中国”建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